全国SLAM技术论坛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,每年举办一届,邀请学术界和企业届的专家围绕SLAM技术的研究、发展以及产业化应用作技术分享。本文整理自浙江大学刘勇教授在第二届全国SLAM技术论坛中的报告。
小猪教你搭建高可用Web集群

前段时间有同学问我一个高可用集群到底是怎么建设的,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话题,首先要清楚到底什么叫『高可用集群』;其次,常见的集群又分很多种,例如WEB集群、DB集群、大数据集群等,他们既有相似的地方,又因应用场景不同导致集群架构设计上有所不同。本文先简要介绍下『一个典型的Web集群是如何从普通的单点服务一步一步演变为一个高可用集群的』。
基于VL-SLAM的无GPS自动驾驶系统研究
小猪教你实施CA证书双向认证

CA单向认证常用于https数据传输加密,避免在传输过程中被嗅探和篡改。而CA双向认证则更多的用于高安全场景的身份识别,它为每个client签发的证书内包含了各client的身份(例如银行证书的用户身份证号、车辆证书的车架号等),server在client请求时双向认证对方的证书有效性,同时server从有效client公钥中提取对方身份并与请求参数中的身份进行对比检查,以完成client身份的安全鉴别。下边简单介绍下CA证书双向认证原理和实施方法。
mac顽固开机启动程序清理
fis3—前端工程构建工具
使用openMVG+PMVS实现视觉三维重建
对比几个三维重建系统
H.265(HEVC)—高压缩比的视频/图像压缩算法
数字视频的超高清潮流奔腾向前,帧率从30 fps向60fps、120fps甚至240fps进发,与此同时,物理媒介日薄西山,内容正通过有形无形的网络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终端设备上传递。高度密集的数据给带宽和存储带来巨大挑战,当前主流的H.264开始不敷应用,而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.265似乎成为了数字4K时代的“救世主”。
H.265又称为HEVC(全称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,高效率视频编码,本文统称为H.265),是ITU-T H.264/MPEG-4 AVC标准的继任者。2004年由ISO/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(MPEG)和ITU-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(VCEG)作为ISO/IEC 23008-2 MPEG-H Part 2或称作ITU-T H.265开始制定。第一版的HEVC/H.265视频压缩标准在2013年4月13日被接受为国际电信联盟(ITU-T)的正式标准。
CA证书的单向认证、双向认证
vue数组修改的渲染性能问题
最近用vue做一个小东西,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当模板使用数组进行v-if判断时,如果修改数组的值,页面渲染会明显有延迟,示例代码如下:
浅谈汽车安全—故障、错误、失效
蓝牙协议分析—BLE安全机制之白名单
1. 前言
在万物联网的时代,安全问题将会受到非常严峻的挑战(相应地,也会获得最大的关注度),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IOT设备,都是一个处于封印状态的天眼,随时都有被开启的危险。想想下面的场景吧:
蓝牙协议分析—基本概念
谷歌是如何做代码审查的
【摘要】代码审查的最大的功用是纯社会性的。如果你在编程,而且知道将会有同事检查你的代码,你编程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成长之路—如何让恐惧变成财富?
每个人都有担心的、甚至是恐惧的事情。我们的习惯一般是故意忽略、逃避这些事情,以为自己可以向鸵鸟一样,碰到危险就把头埋起来。但最近和李想聊天时获得一个启发:我们完全可以转变态度,从逃避变成主动面对,即我们可以把自己担心或恐惧的事情,变成自己「想要的事情」。有了这个关键转变,我们就能掌握主动,具备把「坏事」变成好事的可能。
为什么用MQTT而不用TCP长连接透传
MQTT—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的实时可靠消息传输协议
OAuth2.0认证流程
一、概述
简单说,OAuth 就是一种授权机制。数据的所有者告诉系统,同意授权第三方应用进入系统,获取这些数据。系统从而产生一个短期的进入令牌(token),用来代替密码,供第三方应用使用。